1982年9月,北京正热热闹闹的开着中共十二大。
然而,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浙江义乌,一个小商品市场悄然开业。谁也不会料到,这个市场,日后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!
01
1982年9月5日,这是令义乌人永远铭记的日子!
这天,位于城区的稠城镇小百货市场开放,一时间大家奔走相告。
这个市场能得以开放,和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密切相关!
时间拨回到1982年5月的一天,一位名叫冯爱倩的乡妇把县委书记谢高华堵在了县府门口。
原来,因迫于生计,早在1980年8月冯爱倩便开始“偷偷”的摆起了小地摊,她把百货公司里滞销的鞋带、别针等批发过来,然后卖给外出“鸡毛换糖”的义乌人。
受冯爱倩影响,义乌北门一带慢慢地聚集起20多个摆地摊的人。
不过,摆摊在当时并不被允许,义乌县政府还专门设立了一个“打击投机倒把”办公室。这群小贩天天被追得四处流窜,因为一抓到就要没收全部货物。
要知道货可是小摊贩的命根子啊!
当冯爱倩又一次被抓后,她终于憋不住了,才有了直奔县委找领导讨说法的一幕。
“从前日子是‘鸡毛换糖’换过来的,现在饭都吃不饱,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不容易。不让摆摊,我们吃什么?”
冯爱倩一边流泪一边诉说,谢高华一边抽烟一边倾听。
一阵沉默过后,谢高华开口:“要摆摊,就先摆去吧,我不让人去抓你”
谢高华搞不明白的是,为什么义乌冒险搞小商品交易的老百姓越来越多?
02
于是,他默不作声地连续调研了3个月,深入义乌每个角落。
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,谢高华将摆摊的问题抛到了县委会议上,提出了允许摊贩经营,并开放小商品市场的观点。
当时,开放商品交易市场还没有先例,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。有干部当面向谢高华抱怨:农民都去做生意了,农业生产组织不起来,这个情况已经成为各个部门头疼的一个“包袱”了。
对此,谢高华在县委常委会上明确表态:“敲糖换鸡毛解决了几万人就业,我看这就是优势,要想办法发挥,不能把搞活的经济又搞得死死的。”
就这样,1982年8月25日,义乌县委做出了一个当时被认为是“冒天下之大不韪”的决定:由县政府、稠城镇、县工商局城阳工商所3级部门成立 “稠城镇整顿市场领导小组”,并下发“一号通告”,宣布正式开放“小商品市场”
这是全中国第一份明确认同农民商贩和专业市场合法化的政府文件!这无疑在当时铁桶般的计划经济藩篱中开了一个重要口子。
谢高华说干就干,他授意相关部门投资9000元在旧城中心的湖清门,沿街露天铺设700个水泥板摊位,这就是义乌历史上的第一代小商品市场!
虽然,小商品市场是开业了,但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市场,仍需要不断突破压力和思想禁锢。
2个月后的1982年11月25日,义乌县委、县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县农村专业户、重点户代表大会。
谢高华在讲话中提出了“四个允许”,进一步明确了事关市场生存的重要政策规定:允许农民经商;允许从事长途贩运;允许开放城乡市场;允许多渠道竞争。
在这次大会上,他还特别表态:“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,出了问题我负责,我宁可不要乌纱帽!”
雷鸣般的掌声中,不少经营户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。
03
1983年,谢高华还辗转找到了省级银行,贷款57万建设摊棚式小商品市场,水泥地面,钢架玻璃瓦,这是当时全中国最先进的专业市场。
从1982年底的700余个摊位到1984年的1800余个,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了一块“凹地”,来自天南地北的商贩在向这里聚拢,“货多价廉款式新”的名声响彻大江南北,这直接为义乌市场后来的辉煌打下了重要基础。
翻开1982年的中国地图,说要找一个地方,它能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,肯定不会想到会是义乌!
因为那个地方交通不好,边上也没什么产业基础,它不过是金华中部一个特别小的县城。
事实上,在1979年到1982年期间,全国沿海许多地方都出现过市场萌芽的现象,但在与原有体制的碰撞中,不少人抱着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的想法,选择了逃避和退缩,使得无数脆弱的萌芽悄然夭折。
可是,义乌今天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,离不开谢高华当年冒着丢“乌纱帽”的风险,果断决策开放第一代小商品市场。就这点来说,义乌无疑是幸运的!
随后的36年里,义乌小商品市场历经5代更迭,8次搬迁10余次扩容,目前市场摊位已达7.5万个,2017年成交额高达1226亿元,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。
2017年热播剧《鸡毛飞上天》讲述了义乌商人艰辛曲折又充满激情的创业史
今天,当义乌人说起谢高华,还是满满的感激之情。从1995年义乌第一次举办小商品博览会算起,义乌群众都会开着豪车,自发的去迎接谢高华老书记“回家”看看,持续了整整23年。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正是感念他当年那种一心为民、冲破层层藩篱、敢于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。
所以,当我们回望改革走过的40年艰难历程时,对拿着自己的前途去赌改革的地方干部,应该给予最大的敬意!
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