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
和煦的春风中全面复市
这里
全员出动,天南海北
“抢”回采购商
“抢”出订单
“抢”出贸易发展
“抢”出市场繁荣
.....
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,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,冲击不可避免。
如何凝聚各方合力,共同克服困难,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市场繁荣发展?
为了听取各方意见、提振各方信心,义乌市政协“请你来协商”走进市场,围绕“抗击新冠疫情、促进市场繁荣”这一主题协商议政。义乌市委书记林毅、市长王健、市政协主席葛国庆、副市长葛巧棣和政协委员、市场经营户、电商代表、外贸企业及物流企业代表,共同交流抗击疫情新问题,协商市场发展新思路,探讨疫情冲击下义乌市场繁荣大计。
义乌市政协委员、电商企业代表周东亮表示,受疫情影响,部分电商企业订单减少,资金出现紧张,希望政府加大金融扶持政策宣传力度,及时督促政策落地,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。同时,他呼吁电商企业自身要加强创新、加强管理,大家共同努力,一起渡过难关。
义乌国贸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超峰提出,疫情冲击下,供应链带来压力,汇率波动影响出口,物流不畅。要积极构建外商交流平台,升级义乌购app,提供询价、交易、翻译等功能;鼓励创新探索交易渠道,推动阿里巴巴、京东、天猫、网易考拉、抖音等互联网平台的使用;合理利用供应链金融,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。
义乌市小家电行业商会副会长贺雪珍建议,针对客流减少问题,要加强宣传推介,强化招商,克服“等客人上门”思想,千方百计拓展市场,特别要加大国内采购商的招引,变被动为主动。
为实现“两手硬、两战赢”,义乌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,抓住企业和市场发展的窗口期,赢得了先发优势。及早部署安排招人引人工作,快速有序推进复工复产。疫情期间,市委市政府共派出44个工作组,到全国各地招工,接老员工、招新员工,已接回、招回近20万人。
2月18日,国际商贸一区、二区开业;2月24日,三区、四区、五区开业;3月21日,全市所有市场全面开市。在此基础上,市委市政府又作出“抢商”的决策部署,派出20个工作组到全国各地的二级市场、分销市场抢商,目前已“抢”来七八千国内采购商到义乌市场采购。
作者:楼润苗
制作:董思婷